思前想後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七月份

1999年7月27日

        今天是我的一個曾經是好朋友的生日,就由這天開始寫我的日記吧。為甚麼那朋友會成為過去式?是因為友情經不起時間考驗吧。她是我在加拿大第一個交心的朋友,我們的相遇很偶然,我是一個不會主動跟人講話的人,在第一天上課的日子,我弄不懂是否要做功課,才會鼓起勇氣和身旁的女同學說話。她就是嘉倫,她在第二天便 drop了那科,她說我的樣子很串,如果我不跟她說話,她也不會主動開口,那麼,我想,要是我沒有跟她說話,我一定不會跟她成為朋友的。我和她都是在差不多時候從香
港來加的,雖然大家的性格和愛好不是十分吻合,但很多寂寞難熬的日子都是跟她一起過的,我有天突然告訴她我暗戀的人是誰,她很驚訝,除了猜不到我會喜歡那個男同學,也想不到我把她當成好友,坦白的說了出來。那段難過的日子,除了對那男同學的傾慕,便只有她和我一起捱過。我畢業了,便離開那間學校,和她仍常常見面。她有很多朋友,她是一個很好的伴,她又是一個非常愛玩的女孩,我也明白,當她有好玩的地方,好玩的朋友,她便會把我撇下。我和她各有各的朋友,但也常常通電話。直到她的男朋友出現,她的男朋友禁止她和其他人來往,嘉倫那數以"打" 計的朋友便通通鬧翻了,只剩下我和一兩個朋友。想不到,到了現在,我也離她而去了。我在一個月前,期末考前的那個週末,坦白的告訴她, 我對她已失去了好朋友的感覺。
 

        奇怪吧,不止是對情人,對好朋友也會失去感覺的,已經不想把心裡的話告訴她,也不會再想把新認識的朋友介紹給她.........       我不想在三更夜半接到她的電話,說被男朋友丟在街上,要我去接她回來。這種電話我接了半年,我累了,她的男朋友把她丟在街上,無非想向她示威(那真是一個無恥的人),但他終會回來接她回去。她把我叫出來,也是顯示實力,表示仍有 bargaining power ,但我卻很討厭當他們之間的籌碼。有好幾次,她把我叫來了,我還以為是她叫我出來吃茶,原來是跟他鬧翻了,又不肯回家,要到我家去,好等他著急,在我的房間裡,拿著我的電話談判,我只好退出房外,她說完電話,男朋友便來接她走,要不然,她便在我家由這邊走到那邊,由那邊走回這邊,我得找些節目來娛樂她,她又不肯外出,我正在做的事情往往給打斷,若男朋友不來,到了半夜,我便送她回家。有時候,接了她的電話,噫噫嗚嗚的說和男朋友鬧翻了(那是一天一小吵,三天一大吵),我正趕著去接她時,她才來電說他回來接她了。直至,一天晚上,她給我電話說給丟在餐廳裡,我綑極了,問她,要不要去接她,要不然,我要睡了,她說要想一回,遲些再給我電話。數分鐘後,她決定叫我去接她,我連忙披上衣服,駕車出去,到達了,她卻不在,我立即打電話回家,家人說她的母親已接了她回去,她"已經"回來再找我的了,但我"已經"走了。我氣得要命,因她的謊話。
 

        半夜被丟在餐廳這種事,她怎會告訴家人,何況我已經答應來接她走。她跟了男朋友走掉不要緊,但也該告訴我吧,還要騙這鬼話。我氣得不想再聽她的電話,我家人便說我不在家,她的男朋友打電話來求情,我不想和他們瞎纏,便說沒事了,我會聽她的電話便是了。也許從那時開始我已對她失望頂透,我不願與她去吃飯,她打了電話來,大家說兩句,她沒察覺,我雖然仍與她談話,她要我去接她,我仍會出去,那只是盡朋友的義,我想,在我沒有朋友,而她身旁滿是朋友的日子,她沒有丟下我,我也不想在她沒有朋友時離開她。但我最後也造不到,想不到,我還以為大家會拖下去,漫漫丟淡的。想不到那天我忽然忍不住坦白的把心裡的話說出來,她便不再打電話來了,我是有點後悔的,傷害了她似的,但那番話卻是我由衷之言。我可以不說那番話,但卻不能不承認我已不是算她的好朋友,我依然會在考試前為她的電話而跑出來接她,但已不想再聽她和男朋友之間的事,我無法認同她的造法,她對朋友的態度,她對生命那種放棄的態度。她的男朋友希望她對自己完全依賴,希望她沒有朋友,與家人疏離,失去自我,都做到了。我和她的友誼卻經不起這考驗。
 


 

1999年7月31日

        這陣子因為 modem壞了,以有差不多一個月沒上網,我起初也有點不自在的感覺,我一愛在網上看新聞,當然,檢查電郵和在 ICQ 與朋友說話也是很重要的,但無法上網,除了契哥以外,已沒有人可以幫我弄好那東西,可惜他有他的事要辦,未能找出那東西的毛病來。 但這樣長時間沒上網了,多了時間做別的事,我看了Overtime和沉睡森林兩齣日劇。Overtime 是男女之間的愛情和友情的交叉點,坦白說,對於那結局,我是感到失望的,雖然也明白男女之間的感情,不一定能開花結果,猶其是當兩個都很理想(或是都不夠理想)的追求者同一時間出現時,無論最終決定和哪一個在一起,也會覺得遺撼吧。

        沉睡森林卻出乎我意料之外,我還以為,這樣的俊男美女,該是愛情故事吧(原諒我,我是愛情故事的忠實擁躉),怎料是推理劇,我也很喜歡推理故事,但對於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,畢竟有點遺撼(無藥可救的 happy ending 主意者)。除了看電視,我也看了幾齣電影,有Notting Hill, Star War, Mummy,Big Daddy, Eyes Wide Shut這些,其實真正很喜歡的倒是沒有,我那時沒有時間看幾齣很好的電影,好像Gaston 提過的Patch Adams, Shakespere in Love, Saving Private Ryan,我想The General's Daughter也該不錯,只是似乎沒有人願陪我看這類好像很嚴肅的電影,大家都想輕鬆一點呢。香港的電影嘛,最近期的也只看了賭俠而已,因為忽然思鄉的原故。 我想看特警新人類和中華英雄,但多倫多的中文影院恐怕要等到8月底了。今天買了蘇永康的演唱會票子,本來是打算買最便宜那種的,但已賣光了,而且位子真的在很末端,我想了好一會,終於還是賣了貴一點的那種,很期待呢,我很喜歡他的the best of蘇永康的CD,常常都在聽。 我是很愛看書的,所以天天都看些小說,我沒有租新的小說來看,只看那些我而前買下那的亦舒小說,雖然每一本都看過很多遍,但翻看的時候,想起來,都有不同的感覺。

        今晚跟小熊從 karaoke 回來,看了亦舒的"心扉的信",那是說守丹本來是在幸褔的家長大的,但爸爸去世,不擅鑽營的媽媽便要吃苦,她在艱難的環境下掙扎,對女兒的怨恨愈來愈深,仿彿她所有不如意都是因為被女兒拖著的原故,以奚落她,使她難受為樂,她們的經濟環境每況愈下,媽媽被辭退了,已到了無路可退的地部,有個男人看中了守丹, "包起了" 她,男人和守丹一起只是為了滿足父親的期望,男人是同性戀的,富有但老邁的父親卻希望他可以娶妻生子。男人還因此和守丹結婚,只是一直各有各住,有空才吃頓飯,男人不是不喜歡守丹,而守丹也喜歡他,只是那並不是愛。直到男人的父親死了,他才可以脫下枷鎖,不需再為了父親的期望而打理生意,跟有名無實的妻子做戲。而守丹和他離婚後才可以和真正愛的人結婚。自她十二歲那天起,她每隔一陣子便寫信給心扉,那是一本雜誌的信箱主持人,直到她死去的一天。心扉是她最好的朋友,無倫多惡劣的環境,都給她支持和故勵,給她安全感和信心。她的丈夫奇怪心扉究竟是誰,何以會從不間斷的給她寫信,後來才發現,心扉這個人是不存在的,守丹是自己給自己寫的信,好像日記般,永不間斷,守丹的環境特殊,沒有朋友,她渴望跟外界接觸,便把信寄來寄回。後來,回信給她的是她丈夫,她很少說話,喜歡把心事寫下,丈夫便一直和她寫信,直到她死去那天。這故事是很令人唏噓的,本來守丹的爸爸跟媽媽都很疼愛守丹,家裡把最好的給她,經濟環境不錯。只是媽媽不是堅強能幹的人,待守丹很壞,把她折磨得很難受,毀了她的童年,後來更出賣了她給那男人。傷痛的是,她以前是很愛守丹的,曾經,守丹有很快樂的日子,後來竟像活在地獄中。而那個買了守丹的男人,他一直是很痛苦的,他是很富有,但父親的期望使他每天像是背著千斤重擔的做人,他累,累得想就此躺下了,永遠不要醒來。守丹已是他的第三任妻子,可想而知,他的父親有多努力的希望他變成一個理想的兒子。男人的前任妻子都愛過他,結過接受不了他是同性戀的現實,他給予她們豐厚的 "酬勞",但卻不愛她們,後來 "解顧" 她們了,她們一方面怕就此得不到錢,另一方面,也是感情上接受不了,竟從沒把她們放在心上,卻給了這麼高的價錢,甚至從沒一起住過一個晚,多麼的不甘心呢。而守丹也是,和男人離婚後,便連見他一面也不能了,離婚也是男人不想拖累她而匆匆的進行。 我想,最後,守丹仍是很幸褔的,終於跟心愛的人結了婚,也毋需再害怕受親戚的白眼,可以過平靜而簡單的生活。


 

   思前想後     沉睡森林  心有獨鍾  只因有你     男左女右  暗裡著迷


Sign My Guestbook
Get your own FREE Guestbook from htmlGEAR
View My Guestbook
 
 

<當愛變成習慣>